鼻竇炎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與預防?醫師完整說明1 min read

鼻竇炎是鼻部常見疾病之一,顧名思義就是鼻竇的發炎與感染,常引發各種鼻腔及鼻竇,甚至是眼睛、耳朵、喉嚨或頭痛的症狀。鼻竇炎有多常見呢?依據國外研究統計,在一年內,每 8 人當中就有 1 位發現有鼻竇炎症狀[1]。但麻煩的是,很多民眾搞不清楚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及感冒這三種疾病的差異,雖然都會流鼻涕,但是治療的方向可是完全不同喔。

為了增進大家對鼻竇炎的認知,MedPartner 團隊醫師整理了多篇文獻以及臨床的經驗,希望透過這篇文章來完整說明鼻竇炎是如何產生的?鼻竇炎症狀有哪些?以及常見的鼻竇炎治療方式。

 

鼻竇炎是如何產生的?先搞懂鼻竇的功能吧!

鼻竇也可以稱之為副鼻竇,是分布在我們鼻子和眼睛周圍,且左右兩側對稱的空腔構造。這些空間的存在是有道理的,鼻竇中空的構造能明顯減輕頭骨的重量,不然頭骨如果過重的話,我們移動頭部會很吃力。此外,鼻竇還能產生聲音共鳴的效果,厲害的聲樂家是可以用鼻竇共鳴的。

依據不同的位置,鼻竇可分成上頷竇、篩竇、額竇及蝶竇,我們分別解說如下:

  • 上頷竇:為體積最大的鼻竇,於鼻腔外側、眼球下方的位置
  • 篩竇:位於兩眼眶之間、上頷竇上方的鼻竇。可再細分前篩竇及後篩竇
  • 額竇:在額頭及眼球上方的位置
  • 蝶竇:位於鼻腔後方較深頭骨之處,接近腦部中心的位置

上述鼻竇的開口,正常會在鼻腔中,彼此是互通的。鼻竇內部外層的上皮細胞,具有纖毛狀的構造,隨著纖毛的擺動,可把鼻竇內的分泌物、病菌或有害物質排到鼻腔及鼻咽內。

如果不幸病原體入侵了鼻竇組織,自身的毒素會產生一連串的發炎反應,並進一步損害鼻竇組織。鼻竇原本的正常機能要是受到影響,就可能產生以下病變:

  1. 鼻竇黏膜過度分泌
  2. 鼻竇黏膜增厚腫脹,鼻竇與鼻腔、鼻咽的流通受阻
  3. 鼻竇內的纖毛擺動受影響

在經歷了上面提到的病變之後,鼻竇排出分泌物及病原體的能力便會大打折扣。排不出的黏液跟病原體,又被關在一個密閉的空腔中,就會形成讓細菌病毒滋生繁殖的溫床。這些細菌病毒要是繼續肆虐鼻竇組織,就會進一步產生鼻竇炎症狀了。

鼻竇的構造與鼻竇炎成因

但鼻竇炎到底會發生哪些症狀呢?底下我們做個整理給大家參考。

 

鼻竇炎會有哪些症狀?急性和慢性有什麼區別?

醫師主要是根據病史的詢問,以及理學的檢查,來判斷現在是哪一種鼻竇炎。如果符合的症狀越多,診斷是鼻竇炎的機率就越高。所有常見的鼻竇炎症狀,我們整理如下:

鼻竇炎的主要症狀

  • 鼻子流出膿液、鼻涕倒流或是鼻涕變得特別濃稠
  • 鼻子有明顯堵塞的症狀
  • 臉頰感到悶脹或疼痛感
  • 嗅覺異常或喪失
  • 發燒
  • 頭痛
  • 耳部疼痛或感覺悶悶的
  • 牙齒疼痛
  • 明顯口臭
  • 身體疲倦虛弱
  • 慢性咳嗽

細菌或病毒所引發的鼻竇炎症狀,其實很容易理解,感染就會造成鼻黏膜的分泌物增加,甚至是化膿,這種狀況就會出現濃鼻涕。另外嚴重的粘膜腫脹和膿液堆積,就會在鼻子、臉頰,甚至是頭部產生壓迫緊繃的感覺,甚至化膿的物質會讓你覺得發臭,嚴重的感染下也有機會發燒。

 

急性鼻竇炎和慢性的差異

醫師一般會依照鼻竇炎症狀持續的時間,來區分急性、亞急性、慢性及反覆性發作鼻竇炎:

  • 急性鼻竇炎:症狀持續不超過 4 週
  • 亞急性鼻竇炎:症狀維持 4 到 12 週
  • 慢性鼻竇炎:症狀持續超過 12 週
  • 反覆性發作鼻竇炎:一年內發生超過 4 次急性鼻竇炎,每一次病發後都可以痊癒且病程維持至少 1 週

急性鼻竇炎有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的,這兩類感染往往病程及症狀都會有所不同。在上述各種鼻竇炎症狀中,病毒性急性鼻竇炎所引起的發燒症狀通常在 1 到 2 天內緩解。不過病發後的第 3 至 6 天,鼻竇炎症狀通常會變得較為嚴重,直到第 7 或 10 天,症狀才開始緩解。常見引起病毒性急性鼻竇炎的病毒有鼻病毒(rhinovirus)、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細菌性急性鼻竇炎症狀持續時間較長(通常超過 10 天),呼吸道症(如流鼻涕、鼻塞及咳嗽)狀在病發後的第 6 或 7 天突然變得嚴重,且可能伴隨另一波的高燒或頭痛。引起細菌性急性鼻竇炎的細菌有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長期自身免疫力低下、黴菌感染、鼻瘜肉等因素,可能會導致慢性鼻竇炎,症狀持續時間往往比急性鼻竇炎要長,症狀表現主要會有鼻涕倒流、鼻塞、臉部疼痛、嗅覺異常等。其中慢性鼻竇炎的發燒症狀輕微且少見

鼻竇炎的常見症狀

 

鼻竇炎、過敏性鼻炎跟感冒症狀有什麼不同?

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及感冒症狀會有所重疊,民眾可能會搞不清楚,分辨不出其中的差異,這很容易讓民眾把鼻竇炎當一般感冒或過敏性鼻炎來處理,結果延誤了鼻竇炎的治療時機。因此我們簡單整理出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及感冒症狀差異,好讓各位讀者能從中辨識:

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和感冒的症狀有什麼不同

最重要的差異,就是鼻竇炎容易有濃的鼻涕、鼻塞、加上頭痛以及臉部脹痛的感受,如果有以上幾種症狀,就要注意囉。多數的鼻竇炎只要去診所找醫師看病就好,但是在很少數的狀況下,鼻竇炎可能造成嚴重的問題,就必須要緊急送醫。

 

鼻竇炎什麼時候要緊急送醫?

由於鼻竇位置很靠近眼部、腦部等重要構造,在極低的機會下[1],鼻竇炎可能進一步感染,影響鄰近重要器官,例如大腦及眼部的機能,並產生嚴重併發症。所以如果發現以下需要緊急症狀時,請務必及時送醫處理,以免延誤治療[1]:

  1. 持續發生嚴重的頭痛
  2. 眼眶周圍明顯紅腫熱痛
  3. 視覺異常,如複視、視力模糊
  4. 眼球移動時會有明顯疼痛
  5. 眼球凸出
  6. 意識改變或出現痙攣症狀
  7. 頸部僵硬
  8. 肢體麻痺或癱瘓

尤其要注意的是,於年紀較小的孩童不會清楚表達鼻竇炎的不適,身為家長除了要學會如何辨識上述各個疾病的症狀表現外,也務必學習在什麼情況下需要緊急送醫。

在鼻竇炎被醫師確診之後,根據急性還是慢性,細菌或是病毒,醫師會視患者的狀況來決定哪種治療方式。

 

鼻竇炎有哪些治療方式?在家如何保養?

鼻竇炎治療的目標,是減緩鼻竇黏膜發炎及腫脹(降低不適)改善鼻竇與鼻腔、鼻咽之間通道的流暢性(通暢呼吸)治療病原體的感染避免鼻竇炎所引起的併發症。要解決以上的目標,醫師通常會利用症狀治療藥物、抗生素,或者在嚴重時配合手術等方式,來達成這 4 個主要目標。

關於鼻竇炎的藥物治療,我們整理如下:

  • 止痛藥物:醫師一般會開立 acetaminophen(常見商品:普拿疼)及 NSAID 藥物(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 ibuprofen)來緩解發燒及疼痛症狀
  • 抗生素藥物:針對細菌性急性鼻竇炎及一些慢性鼻竇炎患者,醫師通常會一開始選擇 amoxicillin-clavulanate 或 clindamycin 來治療被細菌感染的患者。此外,醫師會再依據患者的情況來調整抗生素藥物。但抗生素的使用請務必配合醫師的醫囑,不要自行減量或停藥喔。
  • 類固醇藥物:類固醇可用來治療急性鼻竇炎所伴隨的過敏性鼻炎,以緩解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反應。口服類固醇藥物(如 prednisolone)一般會當作慢性鼻竇炎的初始藥物,用來減緩鼻竇黏膜的發炎反應、縮小鼻瘜肉及緩解鼻竇黏膜的腫脹。如果慢性症狀持續,醫師可能會選擇類固醇鼻噴劑(如budesonide)來治療。
  • 抗白三烯素:白三烯素是重要的發炎物質,抗白三烯素如 montelukast、zafirlukast 等藥物,可以用來降低發炎反應,但一般用來當作輔佐藥物

在鼻涕特別濃稠,或者是有慢性鼻竇炎的狀況下,在家也可以使用俗稱為洗鼻子的鼻腔沖洗術,藉由稀釋濃稠分泌物,沖掉多餘的痂皮、過敏原及刺激物,讓鼻腔保持乾淨且濕潤。詳細的教學可以參考我們的這篇文章

鼻竇炎的藥物治療

 

鼻竇炎需要手術嗎?手術條件是什麼?

一般急性鼻竇炎在藥物治療下,症狀多數可以有效緩解。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是需要手術介入,才可有效治療鼻竇炎。鼻竇炎的手術條件,我們整理如下:

  • 積極的藥物治療下,無法有效改善症狀
  • 嚴重且難以處理的鼻瘜肉
  • 鼻竇的通道嚴重堵塞
  • 鼻竇附近的骨頭受到侵蝕
  • 已經有鼻竇炎的併發症時

這段翻作白話文來講,嚴重的鼻竇炎,就像是一個充滿發霉、腐爛物質的空間,這種狀況下,光是噴殺蟲劑、芳香劑,已經不可能讓房間變乾淨了。這時候就需要手術的介入,把這個房間徹底清乾淨。有些人的房間會常常發霉、長蟲,可能是因為房間的格局不通風、不容易打掃(解構構造的異常),在手術時也可以順便把房間的格局做個調整。

由於每一位需要手術的鼻竇炎病況有所不同,醫師會採以不同的術式來做為相對應的治療:

  • 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在鼻竇內視鏡的操作下,醫師會將嚴重病變的組織(如鼻瘜肉)取出並清除多餘的膿液,並且會盡量地保留健康的鼻腔鼻竇粘膜,讓鼻腔鼻竇保有原本的功能,所以才會稱之為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此手術目前為耳鼻喉科最為主流的手術方式。
  • 鼻竇口球囊擴張術(balloon ostial dilation):透過球囊導管的擴張,疏通鼻竇通道,改善鼻竇堵塞的問題。優點是只要局部麻醉下便可執行的手術。
  • 腺樣體切除術:有部分兒童患者是因為腺樣體太過肥大,阻塞住鼻腔鼻竇的正常引流功能,這手術一般適用於患有慢性鼻竇炎的孩童,將腺樣體部分切除,減少阻塞的狀況。
  • 類固醇釋放鼻竇植入物(glucocorticoid-eluting sinus implants):藉由內視鏡將類似類固醇藥物植入鼻竇,以保持鼻竇的流通,目前屬於較新的術式,有待大量的醫學驗證,目前並非醫療主流。

解說完有關鼻竇炎的病變、症狀及治療後,想必你已經大致了解鼻竇炎的症狀與治療方式了。最後要再叮嚀大家,藥物治療期間,請務必遵循醫師指示用藥。真的感染嚴重時,若是醫師建議手術,會和你討論完整的好處與風險。鼻竇炎雖然很令人困擾,但只要把握正確方向,多數人都可以順利戰勝鼻竇炎的。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還請分享給身邊的親友,並加入我們的訂閱計劃,大家一起努力,讓正確的知識幫助更多人吧!

(本文感謝耳鼻喉科張益豪醫師協助完成)

引用文獻列表

  1. Uptodate: Acute sinusitis and rhinosinusitis in adul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2. Uptodate: Acute bacterial rhinosinusitis in children: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3. Uptodate: Acute bacterial rhinosinusitis in children: Microbiology and treatment
  4. Uptodate: Microbiology and antibiotic manage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5. Uptodate: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athophysiology, and diagnosis
  6. Uptodate: Chronic rhinosinusitis: Management
  7. Uptodate: How to perform nasal irrigation
  8. 台灣鼻科醫學會:台灣鼻炎及鼻竇炎衛教手冊
  9. 台灣鼻科醫學會:鼻腔沖洗衛教手冊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