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和尿道炎怎麼辦?如何治療與預防?醫師圖文解說!1 min read

膀胱炎尿道炎是困擾許多民眾的常見疾病。顧名思義,尿道炎就是尿道受到病原體感染而產生的發炎,膀胱炎則是感染發生在膀胱的位置。膀胱炎尿道炎都屬於下泌尿感染,輕微時只會有解尿時的疼痛不舒服或血尿,但嚴重時可能導致腎臟感染,甚至是全身性的敗血症,不可不慎。說到這,很多已經勾起許多女性朋友的膀胱炎尿道炎記憶了,那種又痛又頻尿,肚子又酸又難過的感覺,真的誰都不想要再來一次啊!因為生理結構的因素,膀胱炎尿道炎發生在女性身上的機率是男性的 9 倍之多,實在是讓很多女生只能大嘆老天爺不公平。

膀胱炎或尿道炎的發生率有多高呢?依據國外研究的統計, 32 歲以上的女性當中,有一半的人曾經有膀胱炎或尿道炎及其他泌尿道感染的症狀 [9] 。但男生也別高興得太早,雖然年輕男性族群患上膀胱炎尿道炎及其他泌尿道感染的機會偏低(盛行率不到 0.1% ) [2] ,一旦年紀超過 50 歲之後,因為攝護腺肥大等因素,膀胱炎和尿道炎以及其他泌尿道感染的機會也隨之上升。這麼高的發生率,這也難怪到處都在傳說各種預防或治療膀胱炎或尿道炎的方法,蔓越莓就是常見的保健食品。但這些方法的證據強度不一,有很多甚至是根本沒啥根據的,但許多民眾還真的就「以身試法」,最後膀胱炎或尿道炎不但沒得到改善,反而導致問題更加惡化。為了增強民眾對膀胱炎和尿道炎的認知, Medpartner 團隊醫師們整理了多篇可信的文獻,將透過這篇圖文解説膀胱炎和尿道炎的成因有哪些?哪些人容易被感染?以及日常生活中到底如何預防膀胱炎及尿道炎。

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上課囉!

 

膀胱炎和尿道炎是如何產生的?先了解尿液怎麼來的吧!

膀胱炎和尿道炎到底是怎麼發生的?要了解這個問題,就必須先了解泌尿道的解剖構造。我們的泌尿系統可以大致分為上泌尿道及下泌尿道兩個部分,上泌尿道包含了腎臟及輸尿管,下泌尿道則包含膀胱及尿道。

腎臟位於腹腔的後側,左右各一,負責將體內多餘的水份、電解質、尿素等代謝廢物排出。腎臟不僅擔任代謝廢物清道夫的要職,還會調控體內酸鹼值、血壓、電解質及骨質等平衡。如果沒有腎臟幫忙排除各種廢物,維持體內的恆定,人是無法存活下去的,這也是腎臟出問題的人必須靠著洗腎或者是腎臟移植的原因。

腎臟往下連結著輸尿管,輸尿管會把腎臟所製造的尿液運輸到膀胱暫存。當膀胱內的尿液積累到一定的量時( 300 至 400 毫升),自主神經就會發出訊號,產生想要尿尿的感覺。尿液的排出主要由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約肌來調控,尿液離開膀胱後會流經尿道,然後排出體外。

多數的泌尿道感染是逆行性的感染,也就是從體外往上逐漸感染尿道、再到膀胱、最後才是輸尿管跟腎臟。尿道長度有性別上的差異,一般上男性尿道長度約 20 公分(包括陰莖的長度),女性尿道較短,只有 4 公分的長度,且女性尿道口離肛門較近,因此女性在上大號的時候,如果習慣往尿道口的方向擦拭,就可能增加尿道炎的發生率。

泌尿系統生理機制

我們可以依據泌尿道感染部位,分為上泌尿道感染及下泌尿道感染。上泌尿道感染代表已經發生腎盂腎炎,下泌尿道感染則是尿道炎膀胱炎。對應著感染部位的差別,所產生的症狀以及嚴重程度也會有所不同。通常單純的尿道炎不會出大問題,但如果進展到腎盂腎炎,那就得要特別小心囉!

 

膀胱炎和尿道炎有哪些症狀?小心別變成腎盂腎炎囉!

尿道炎和膀胱炎都是女性患者常見的泌尿道感染,最可能的原因是尿道口與肛門之間的距離較近,加上女性的尿道比較短,因此肛門附近的細菌容易從尿道口感染進去。另外性行為時如果沒有注意清潔,也可能導致尿道炎的產生。因為女生的陰道和尿道就在同一個平面上,位置非常近,一不小心細菌就可能趁著機會進入尿道發生感染。

膀胱炎、尿道炎和其他泌尿道感染中,以大腸桿菌的感染較為常見,所佔的比例有 7 成之多 [8] 。看到這裡,你或許有疑問,所謂的「大腸桿菌」不是都長在腸道裡嗎?怎麼會跑到泌尿道來亂呢?其實在肛門口附近原本就會有些大腸桿菌,這些大腸桿菌會利用菌毛細胞外膜上的蛋白質來附著在泌尿道的上皮細胞。但正常的狀況下,只要你多喝水,正常排尿,那這些細菌就不容易附著成功,而會被尿液沖掉排出。

不過一但水喝得少排尿次數變少,或是常常憋尿,這些壞習慣就會讓病菌更有機會附著在泌尿道的粘膜上,並且持續增生,隨著時間拉長,就會增加罹患尿道炎及膀胱炎的風險。

之前就有提到,泌尿道感染可以分為上泌尿道感染下泌尿道感染兩種,大家可以從症狀上來推估到底自己是什麼狀況。

 

尿道炎及膀胱炎常見的症狀(下泌尿道感染)

  • 下腹部不適
  • 有血尿的情形
  • 頻尿(有一直想尿尿的感覺)
  • 排尿時感到疼痛
  • 排尿結束還是會有尿不乾淨的感覺
  • 尿道口會有白色的分泌物
  • 尿尿的時候有灼熱感

如果發生以上的情形,那就代表你可能是尿道炎和膀胱炎的受害者了。

 

腎盂腎炎(上泌尿道感染)

腎盂腎炎一般指的是病菌已感染腎臟。病菌可透過兩種不同的方式來感染腎臟,一種是從流到腎臟的血液,另外一種是從膀胱裡的尿液,再經輸尿管逆流而上到腎臟。

尿道炎比較不會直接進展至腎盂腎炎,因為中間還隔了膀胱和輸尿管。此外,免疫細胞與病菌間的戰鬥中,會讓腎臟產生膿瘍,影響腎臟正常的生理運作。腎盂腎炎通常會發生以下症狀:

  • 發高燒(體溫高於攝氏 38 度)
  • 腰部背側酸痛
  • 腰部後側敲起來會有明顯疼痛
  • 畏寒顫抖
  • 噁心嘔吐

如果出現膀胱炎、尿道炎及其他泌尿道感染症狀,請務必即時送醫治療。因為如果這些疾病不加以控制的話,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如骨盆發炎、敗血性休克),死亡風險可會大大提高。雖然年輕族群罹患尿道炎的機會較低,但如果你是尿道炎的危險族群,自然要提高警惕了。

 

膀胱炎和尿道炎容易找上哪些人?

膀胱炎和尿道炎常跟排尿、排便、飲食等不良習慣有關。如果不加以調整自己的衛生習慣,即使是身體健康的人也會有罹患膀胱炎或尿道炎的風險。底下是容易有尿道炎風險的族群整理:

  1. 泌尿道解剖結構先天缺陷(影響尿液的排出)
  2.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不足)
  3. 排便結束後,衛生紙常往尿道口方向擦拭的女性(泌尿道被糞便的細菌感染)
  4. 常有憋尿的習慣(沒能常常沖掉尿道口往上行的細菌)
  5. 與尿道炎患者有性接觸的人
  6. 喝水量不足(產生尿液量不足,難以利用尿液來排除病菌)
  7. 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族群
  8. 尿路結石患者(泌尿道堵塞,讓病菌滯留時間變長)
  9. 有泌尿道感染的病史

文章看到這裡,你會發現原來平時的不良衛生習慣會幫助病菌在泌尿道的滋長,從而產生膀胱炎和尿道炎的症狀。即使膀胱炎或尿道炎找上門來,若是症狀輕微、不影響日常的活動,可透過緩解方式來減低尿道炎的不舒服。但尿道炎在什麼情況下要找醫生處理呢?

 

膀胱炎和尿道炎有必要看醫生嗎?

一旦有明顯的膀胱炎及尿道炎等泌尿道感染症狀出現時,在國外可能未必有需要就醫,但在台灣醫療可近性高,醫療院所普及,通常還是建議到門診求助。畢竟到底是膀胱炎、尿道炎,還是其他泌尿道感染疾病,有時候自己判斷不清楚,例如排尿時出現的症狀也不一定完全與膀胱炎或尿道炎有關,所以還是交由醫師來作完整的檢查及評估吧。以下的症狀可以稍微讓在就醫前稍做判斷參考:

  • 與排尿有關的症狀:像排尿疼痛頻尿尿不乾淨排尿灼熱感等排尿問題反覆發作時,需要就醫檢查出什麼疾病會造成類似的症狀。
  • 血尿:解尿的時候發現有血色的尿液,或解尿完擦拭時發現衛生紙上有淡紅的顏色。會有類似的症狀可能是由泌尿道感染或尿路結石所造成的。
  • 無法緩解的腰酸背痛:腎盂腎炎、無法排出的尿路結石、脊髓神經受壓迫等因素可能會產生腰酸背痛的症狀,需要由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 尿道口有奶白色分泌物:奈瑟氏淋病雙球菌所造成的尿道炎,可能會讓尿道口有奶白色分泌物,這時通常需要介入抗生素治療。
  • 無法消退的高燒:成藥服用之後還無法降低的高燒,醫師會經由各種檢查來查明原因。

通常就醫確認是尿道炎後,醫師會幫你開立適合的藥物,並給予正確的衛教指導。以下是尿道炎常用的藥物介紹。

 

膀胱炎和尿道炎如何治療?

膀胱炎及尿道炎較有效的治療方式是投以抗生素藥物為主,有時也會合併其他症狀藥物的治療,減緩病人的不適感。一般上,尿道炎需接受 3-7 天的抗生素療程,但病況較嚴重的尿道炎也可能會使療程延長至 14 天以上。我們簡單來介紹尿道炎的治療防治,內容整理如下:

  • 抗生素治療:常見用來治療尿道炎及其他泌尿道感染疾病的抗生素有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ceftriaxone azithromycin fosfomycin 等。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狀況及尿道炎的感染菌種來選擇合適的抗生素藥物。
  • 症狀治療:如有解痛解熱效果的普拿疼藥物,還有能緩解尿道炎所造成排尿不適的藥物- Phenazopyridine 。這些藥物通常會配合抗生素來一起治療尿道炎。

膀胱炎與尿道炎的治療

這裡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口服抗生素請務必依照醫囑服用、吃好吃滿,不要在症狀好轉的時候自行停藥。因為如果抗生素治療中斷,不但可能讓膀胱炎或尿道炎復發(請別小看病菌絕地求生的能力),還可能會被抗藥性強的病菌感染。按醫囑服藥來恢復身體健康,總比反覆掛診求醫還來得好,對吧?

 

膀胱炎和尿道炎如何預防?先從衛生習慣開始做起

膀胱炎及尿道炎的產生,多數與肛門、會陰附近的細菌感染有關,因此如果缺乏良好衛生習慣,可能不經意就會幫了病菌一把。確實建立防範膀胱炎及尿道炎的好習慣,就能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

此外,對於第一次泌尿道感染康復的女性族群,經研究統計,半年內再次感染的比例,其實有 3 成之多 [6] ,是很多女性朋友都有的切身之痛啊!因此無論是從未感染膀胱炎或尿道炎的朋友,或是已經康復的朋友們,都還是要做好泌尿道感染的預防工作,才能防範於未然喔!

  1. 補充充足的水份:養成一天補充 2000 毫升的水份,讓泌尿系統有充足的尿液排除病菌。
  2. 不要常常憋尿:憋尿會讓病菌有較長的時間來侵犯尿道,至少 3 至 4 小時排尿一次。每當性行為結束後,記得多喝水及清空膀胱,有助於身體排出病菌。
  3. 衛生紙正確擦拭:對女性而言,排便及排尿結束後使用衛生紙時,請往身體背側的方向擦拭,避免糞便細菌有機會感染到尿道口。
  4. 別穿過緊的褲子:褲子如果穿得太緊且不透氣,可能讓會陰部變得較為潮濕,助長細菌的滋生。
  5. 避免與尿道炎患者發生性行為:如果是像奈瑟氏淋病雙球菌所造成的尿道炎通常會經由性接觸而感染尿道。所以經由醫師確診為性接觸而患上尿道炎的病人,在治療期間應避免性行為的發生,否則性伴侶有可能也會受到感染,不可不慎喔。
  6. 避免使用殺精劑,替換其他的避孕措施:有尿道炎病史的女性若使用殺精劑來避孕的話,可能會有病情復發的情況。建議依據自己或伴侶的狀況來替換其他避孕措施。此外也減少使用較刺激的衛生用品。
  7. 定期更換導尿管:長期放置導尿管的病人,有時會產生因尿管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照護者需了解不同材質的導尿管,更換時間也不同。例如乳膠材質的導尿管使用 4 週後更換,而矽膠材質導尿管可在使用 2 個月後作更換。
  8. 攝取蔓越莓:一天至少攝取 36 克蔓越莓以預防泌尿道感染 [10] 。蔓越莓之所以有此功效,原因是蔓越莓產品成分的原花青素( proanthocyanidins PACs )會抑制病菌的菌毛附著在泌尿道上皮細胞,有助於降低泌尿道感染的機會。不過在治療泌尿道感染方面,蔓越莓的治療效果仍存有爭議。例如 2016 年美國醫學會期刊 JAMA 的文獻有指出,蔓越莓對於 65 歲以上的年長女性病患,在治療泌尿道感染上無顯著的療效。 [12]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攝取蔓越梅時,有些果汁含糖量過高,其實並不適合喔。更多關於蔓越莓功效的討論,詳見另一篇我們的蔓越莓主題文章。

膀胱炎及尿道炎如何預防

有時候膀胱炎或尿道炎發作時,剛好還沒有時間去看醫師,這時候可以怎麼做呢?以下是一些緩解不適症狀的小建議。

 

膀胱炎和尿道炎症狀如何自行緩解?

當膀胱炎和尿道炎症狀發作難耐之時,特別是在就醫檢查之前,可嘗試在飲食、生活習慣,或者在醫療人員指導下使用成藥的方式,來緩解尿道炎的症狀。

  1. 避免咖啡因及酒精飲料:含咖啡因及酒精的飲料容易對尿道及膀胱有刺激性,可能會加劇症狀的表現。
  2. 使用熱敷墊:將熱敷墊敷在下腹部(膀胱的位置),可減緩膀胱的不適。
  3. 成藥服用:在藥局可購買到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 ,常見商品名:普拿疼)來解痛解熱,但購買前請務必諮詢藥師及遵照藥盒上的指示用藥。

但要提醒的是,這些做法雖然能暫時減輕膀胱炎和尿道炎的不適,但治標不治本,畢竟泌尿道感染是一種細菌感染,如果沒有殺死細菌,只是壓住症狀是沒辦法完全解決的喔。因此還是建議要由醫師查明膀胱炎和尿道炎症狀的發生原因,並判斷可能的病原體,才能對症下藥。

最後醫師不免要向大家多囉嗦幾句,膀胱炎和尿道炎的發生,多少與個人的衛生習慣有關,請大家千萬要把上述的預防方式做好做滿,就可以有效降低尿道炎感染的機會。如果運氣不好,一旦發現類似膀胱炎和尿道炎的症狀時,請即時就醫治療。另外如果醫師判斷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或尿道炎,在治療膀胱炎或尿道炎的期間,不要因為病況好轉而隨便停止服用抗生素,否則可能只是延誤自己的病情喔!

膀胱炎和尿道炎的患者真的非常多,這篇文章希望可以系統性地讓大家完整了解這個常見疾病,也更能有效預防及治療。也要請大家多幫忙分享給身邊的親友,特別是女性朋友,大家都需要知道這些知識的!

 

引用文獻列表

  1. Mayo clin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2. Medscap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male clinical presentation
  3. Medscap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cytitis in female
  4. Uptodate: Patient educati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Beyond the Basics)
  5. Uptodate: Acute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cluding pyelonephritis) in adults
  6. Uptodate: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women
  7. Uptodate: Urethritis in men
  8. Uptodate: Patient education: Urethritis (The Basics)
  9. Betsy Foxman Ph, Patricia Brown MD. Epidemiology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Transmission and risk factors, incidence, and costs.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Volume 17, Issue 2, June 2003, Pages 227-241
  10. Che-Hsuan Kung. Wen-Wei Ku et al.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community-onse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sed by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ae in a medical center in Taiwa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15 Apr;48(2):168-74. doi: 10.1016/j.jmii.2013.08.006. Epub 2013 Sep 21.
  11. ÂngeloLuís, Fernanda Domingues, Luísa Pereira. Can Cranberries Contribut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The Journal of Urology Volume 198, Issue 3, September 2017, Pages 614-621.
  12. Manisha Juthani-Mehta MD, Peter H. Van Ness PhD MPH,  Luann Bianco BA, et al. Effect of Cranberry Capsules on Bacteriuria Plus Pyuria Among Older Women in Nursing Homes. JAMA. 2016;316(18):1879-1887. doi:10.1001/jama.2016.16141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