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與預防?醫師圖文說明1 min read


梅毒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的性傳染病,最早的症狀通常是不痛的生殖器潰瘍,接下來可能逐漸擴散到全身皮膚,甚至是心臟和神經系統,導致嚴重的症狀。梅毒也時常和其他性傳染病同時發生,例如淋病、愛滋病或是菜花…等等,如果時常從事危險性行為的朋友,就有較高的機會染上梅毒這類的性病。

許多民眾可能覺得梅毒應該離我很遠,身邊就沒聽說什麼人有得梅毒啊!這是廢話啊,梅毒在文化上被許多人視為一種隱疾,你有聽過有人大聲嚷嚷自己得梅毒的嗎?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的資料,全球當年約有 560 萬人為新發梅毒病例,至於台灣自己的數據,2015年梅毒通報病例數為7,471人,2016年則增加至8,725人。

梅毒及淋病的發生率趨勢
梅毒及淋病的發生率趨勢

再不相信的話,這是2005-2016年台灣的梅毒與淋病疫情趨勢,你還真的覺得梅毒離你很遠,不是個嚴重的問題嗎?

事實上,有梅毒困擾的也不只是現代人,據傳梅毒最早是被哥倫布從美洲大陸原住民帶回歐陸的疾病,希特勒可能曾經得過梅毒,甚至因此對梅毒深惡痛絕,他曾寫過「對抗梅毒這種猶太人病(Jewish disease),是全國人民的責任。唯有消滅猶太人,人民才能重獲健康。」當然希特勒講的這些單純是種族歧視,根本沒有醫學障俱。後來英國的研究小組甚至懷疑,第三期梅毒的精神症狀,以及對梅毒錯誤的認知,是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大規模滅種屠殺的主要原因。但實際狀況如何,還是缺乏明確證據。

另外音樂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和德國大文豪海涅(Heinrich Heine)都曾被診斷過梅毒,甚至有研究者懷疑,可能是第三期梅毒導致的聽覺及神經、精神症狀,讓他們處於狂躁狀況,反而創造了驚世之作。

為了讓大家對梅毒有更正確的認知,MedPartner團隊醫師將回顧國內外的文獻與統計資料,讓大家一次搞懂梅毒的成因、症狀,以及治療與預防的方式。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上課囉!

 

梅毒是什麼?為什麼會得到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所傳染的疾病,在得到梅毒之後,會有一段10-90天左右的潛伏期,接下來就會出現病灶。在不同的階段,梅毒會感染不同器官,也會出現不同的症狀。

雖然梅毒是一種性病,但是傳播的途徑不僅僅是性行為。以下我們把所有梅毒已知的傳染途徑整理出來。

梅毒的傳染途徑
梅毒的傳染途徑

梅毒的傳染途徑

1. 性交及其他親密性行為:如果傷口或粘膜接觸到患者的分泌物、體液(包含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就有機會傳染。這也是最常見的傳染途徑。
2. 血液傳染:通常是因為輸血感染,或者是共用針頭、針具。
3. 母子垂直感染:如果孕婦患有梅毒,會經由胎盤傳染給胎兒,導致新生兒的先天性梅毒,最嚴重會導致死產,或新生兒的死亡。因此懷孕期間必須檢查。

至於使用公共廁所、公共的澡堂或者去游泳池會被傳染嗎?因為梅毒螺旋體本身很怕乾燥,所以離開人體不久就會死亡,理論上傳染的機率微乎其微。另外梅毒是以性行為作為主要的傳染途徑,因此梅毒最好發於25-39歲,性生活活躍的這個年紀,其中感染的男女比約為 4 比 1 。

 

梅毒症狀有哪些?

梅毒的症狀和感染本身的進程有關,在每個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對應症狀。臨床上我們把梅毒症狀分為初期梅毒、第二期梅毒、第三期梅毒,以及隱性梅毒。學習辨識這些症狀,有助於你對梅毒提高警覺。

梅毒的症狀與分期
梅毒的症狀與分期

初期梅毒的症狀

梅毒多數是由性行為接觸到粘膜而感染,在10-90天的潛伏期後,會在粘膜處發生無痛的、圓形的潰瘍傷口,醫學上我們稱它為「硬性下疳」。發生的位置,就要看感染在什麼地方,最常見的是陰莖和陰道,有些人則會出現在口腔、肛門、直腸…等處。多數的潰瘍會只發生在一處,但也有些患者會出現好幾個潰瘍。這些潰瘍通常會在 3-6 週後自行癒合。

如果可以早期發現這些潰瘍,就能早期治療。但麻煩的是,這些潰瘍通常是不痛的,另外除了在陰莖上的潰瘍可能比較明顯以外,如果是在陰道內、口腔內或者是直腸內的潰瘍,就很難發現了,也有些患者會因為羞恥而不敢就醫。如果沒有治療,梅毒就可能進展到第二期。

第二期梅毒的症狀

當第一期梅毒的潰瘍癒合之後,經過幾個禮拜,梅毒螺旋體會經由血液、淋巴影響到全身各處,進入第二期的梅毒。

在皮膚上,患者可能會發現全身各處的紅疹,甚至是出現在手掌和腳掌。這些紅疹有個特色,通常是不會癢的、紅色至暗紅色的的、圓點狀的。有時候在陰道、肛門處會伴隨著紅疹或突起的病灶。這些皮膚的病灶,很容易和其他皮膚疾病混淆,造成診斷上的困難。

梅毒螺旋體也會經由淋巴及血液組織四處感染,在淋巴系統可能會導致全身各處的淋巴腺腫大。最常發生的位置是鼠蹊部、頸部、腋下,有時候出現在後枕部,這些腫大的淋巴摸起來會有點像是橡皮的感覺,而且也不會痛。不會痛,就又是一個問題了,因為很多人就又覺得沒什麼,繼續拖下去。

另外在全身的梅毒螺旋體,也可能導致發燒、頭痛、肌肉骨骼關節的疼痛…等症狀,這部分也很麻煩,因為和一般病毒感染的症狀很像,也不容易辨識出來。

上述的這些症狀,可能在幾個禮拜內就消失,有些人會反覆出現,甚至是長達一年的時間。你如果有仔細看,就會發現,上述的這些症狀,都很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甚至是讓人忽略,如果沒有抓到是梅毒,接下來就會進入隱性梅毒的階段。隱性梅毒這個階段,在體內有梅毒的感染,但是全身都沒有什麼症狀,而且可以維持好幾年,接下來可能會進展到第三期梅毒。

第三期梅毒的症狀

統計上,大約有15-30%的感染者,會因為沒有經過完整治療,身體也沒有順利戰勝梅毒的狀況下,進展到第三期的梅毒。

在這個階段,梅毒螺旋體可能傷害你的大腦、神經系統、眼睛、血管、肝臟、骨頭和關節,這些症狀通常會發生在初次感染後的3-7年的時間。

梅毒在第三期最麻煩的狀況,就是「神經性梅毒」,會導致患者頭痛、癱瘓、麻木,甚至是失智、精神錯亂…等問題,在血管也可能造成動脈發炎、冠狀動脈狹窄。梅毒在骨骼和皮膚、粘膜也可能會出現梅毒腫,這是一種發炎產生的肉芽增生反應,在眼部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看到這,你應該可以了解,梅毒不是一種只會侷限在生殖器的性病,而是一種全身性、慢性、長期影響健康的疾病,而且許多症狀因為不明顯、不痛、讓人感覺羞恥,因此容易錯失治療的機會。所以避免危險性行為,以及辨識這些可能的症狀,讓自己可以避免感染,或者是早期治療,這是梅毒防治的關鍵。

懷疑是梅毒感染,會做什麼檢查?

梅毒螺旋體因為本身不容易培養,因此臨床上,醫師不太像其他細菌感染,使用細菌培養的方式確認診斷。如果懷疑有梅毒感染,通常會血清學的檢驗方法,先做篩檢,常見的篩檢方式包含VDRL(vener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及 RPR (rapid plasma reagin),但這些檢驗法可能發生「偽陽性」的反應,因此不要檢驗出異常就立刻覺得自己得病了,醫師還會再安排其他像是 TPHA 的檢查,再搭配臨床症狀多重確認,才會做出梅毒的診斷。

 

梅毒該如何治療與預防?

梅毒在治療上,從幾十年前到現在,沒有發生太大的轉變。首選的治療方式是針劑注射盤尼西林(benzathine penicillin G),如果對盤尼西林過敏的人,可改用口服的抗生素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或四環黴素(Tetracycline)來治療。有早期治療的患者,療效通常很好。

梅毒的治療與預防
梅毒的治療與預防

如果梅毒已經進展到中期或晚期,在治療的時間上就會拉長,複雜度也會變高。更麻煩的是,如果梅毒已經造成器官的實質損傷時,即使治療也不一定能復原,因此一定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患者也不要以為自己得過梅毒,以後就可以免疫,可以亂來了,得過梅毒的人還是有機會再次感染,而且這世界不是只有梅毒,還有其他性病啊!

在治療過程中,醫師可能會請您:

  • 定期回診抽血追蹤療效
  • 避免性行為,直到治療結束並確認血清檢驗的結果回復正常
  • 提醒你的性伴侶,應該要進行檢查甚至治療
  • 因為梅毒感染者,同時發現HIV感染的機率偏高,因此建議同時篩檢愛滋病
  • 在預防上,這已經是老生重談,但一定要談,關鍵就是「拒絕危險性行為」。
  • 避免與性生活史不明的對象發生性行為
  • 性行為中全程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
  • 避免共用性玩具

總之,千萬別覺得醫生在嚇你,梅毒雖然是個很古老的性病,也不算是絕症,但在近年疫情有重新升溫的跡象,不可不慎。希望大家對這個疾病有更多了解後,可以更有效防治這個疾病,不要造成公共衛生上的防疫漏洞啦。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更多人,並加入我們的訂閱計劃,一起用正確知識幫助需要的人吧!

參考文獻與資料:

1. UpToDate: Syphilis: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2. Syphilis – CDC Fact Sheet
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梅毒防治作業指引
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05–2016年臺灣梅毒及淋病疫情趨勢分析
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梅毒疾病介紹
6.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二十四卷第八期:梅毒
7.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二十八卷第十二期:梅毒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